信息化引领打造“网上司法局”
今年区司法局全面实施“网络强局”战略,实现网上办事大厅和网下实体平台并驾齐驱
在过去的一年,禅城区司法局全面贯彻落实区委书记刘东豪关于全面拿起信息化武器,推进法律服务工作创新发展的指示精神,着力搭建“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逐步实现法律服务方式转型升级,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呈现信息化、立体化、规范化发展新格局。
在新的一年,区司法局又将如何发力?日前,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司法局局长梁梓熙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区司法局将全面实施“网络强局”战略,着力打造“网上司法局”,实现网上办事大厅和网下实体平台并驾齐驱,同步推进,有效提升司法行政机关服务全面建设佛山创新发展示范区和佛山首善之区的能力和水平。
打造“网上司法局”提供更便捷高效精准服务
过去一年,区司法局以丰富和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内涵为抓手,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深度融合,服务转型和服务模式实现升级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三级全覆盖,“三官一师”直联制实现村(居)全覆盖,“30分钟法律服务圈”全面建成。如禅城公证处的“互联网+公证”建设,通过开通网上公证办证大厅,率先全省推出11个事项的“一小时出证”服务,目前禅城公证处通过微信或网站平台,实现了在线咨询、在线预约、进度查询和驾驶证等11项涉外公证事项的24小时在线申办。
“新一年,我们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全面拿起信息化武器,深入探索大数据产业化应用,主动融入广东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着力发展‘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新产业,全力打造‘网上司法局大数据平台’,助推禅城全面建设佛山创新发展示范区和佛山首善之区。”梁梓熙说。
具体如何打造?梁梓熙透露,将通过区司法局微信、政务网站和“66611111”公共法律服务呼叫中心平台搭建司法行政服务体系,实现24小时网上咨询、申请、受理、分流、处理,市民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咨询和办理各种司法行政业务。为此,将整合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现有各类平台、设备、人员、经费等资源,将面向基层群众的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纳入“网上司法局大数据平台”集中办理,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力争到2017年底,逐步建立集公证、律师、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行政投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网上司法局办事大厅’,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便利化、统一化、网络化,为群众提供更便捷、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
两个行动方案推进“七五”普法工作
今年的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全面铺开“七五”普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作为司法行政部门,今年将如何铺开“七五”普法,进一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对此,梁梓熙表示,区委、区政府对实施“七五”普法规划高度重视,区长孔海文要求禅城区要以建设佛山“首善之区”标准,推动“七五”普法规划的实施,特别强调要抓好重点普法对象,特别是村居“两委”干部和中学生的法治教育。区司法局将贯彻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全力推动和开展“七五”普法工作。
梁梓熙表示,区司法局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村居“两委”干部学法用法行动方案》和《中学生法治宣传教育行动方案》,把两个行动方案列入全区的绩效考核。其中,在村居“两委”干部学法用法方面,今年将探索律师列席村民代表大会、重大事项决策会议等,同时探索村委会监事会聘请法律顾问,实现依法监事,并纳入村居“两委”考核,引导村民知法、守法、用法,进而切实解决好当前禅城区在“两违”、安全、环保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在中学生普法宣传方面,将通过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格局,达到通过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法治宣传效果。
搭建专业平台深化律师参与基层调解工作
近年来,顺应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复合型、复杂性、群体性、易激化的发展趋势,针对矛盾纠纷初发或多发地主要集中在法庭、交警中队、派出所等基层政法部门的新特点,区司法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建起一支18人的专职化、专业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同时搭建起“诉调委、交调委、治调委、医调委、物调委”5个专业性人民调解平台,真正实现在基层一线及时就地解决矛盾纠纷,逐步走出一条富有禅城特色的专业化、精细化、常态化人民调解新路子。梁梓熙表示,今年区司法局将按照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区柱明在全区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以探索拓展专业性人民调解领域为基层工作的重点,深化律师在人民调解及村居基层工作的作用,让专业律师更好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化解基层矛盾,充分发挥律师推进全面依法治区中的职能作用。今年,将继续建好律师工作委员会这个大“家”,通过政府租赁物业的方式,解决律师工作委员会这个“新生儿”的办公场地问题,让广大律师有个属于自己的温暖之家。
梁梓熙透露,今年将按照市的要求成立禅城区中立法律服务社,将公共法律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基层。该服务社由区法学会牵头,区律师工作委员会组织发起,以“中立、客观、公益、专业”为宗旨的非营利、公益性的社会组织。服务对象包括政府部门和政法部门提交的涉法涉诉的重访、越级上访案事件,以及人民群众主动要求服务法人案(事)件。服务内容包括组织专业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工作,免费为广大群众提供相关法律咨询、法律指引、案件调解等服务。
此外,今年还将继续丰富禅城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的内涵,探索在区司法局官方微信设立“网上调解室”,试行网上调解工作,并形成特色和品牌效应。同时,进一步加强调解组织建设,重点协调解决物业管理、治安管理、医患关系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为营造禅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创新监管模式信息平台实现社矫动态监管
社区矫正工作对于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禅城近年来也不断探索社区矫正监管模式,一些经验做法得到了各界的认可。
梁梓熙表示,今年区司法局还不断完善和创新社区矫正工作监管模式,以信息监管平台为重点,推行视频识别智能管理和电子手环监控系统,对佩戴者实行快速、实时、全天候监控。同时,借力微信公众号,打造集网上管理、定位跟踪、在线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监管规定,全面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动态监管,有效防止社区矫正人员脱管,切实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质效。